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近日率先在南京地区推出智能化共享睡眠舱,旨在为住院患者家属提供一个安全、私密的休息空间。此举精准响应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构建人性化服务场景,将医疗关怀延伸至陪护区域,以创新的智慧服务生动诠释了医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理念。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外,走廊常被称为“患者家属的第二个家”,承载着无数个不眠之夜的长椅见证了许多家庭的艰难尝试。对于那些异地求医或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而言,旅馆的高昂费用与对亲人的担忧让他们别无选择,只能在医院走廊“将就”。南医大二附院李庆国院长表示:“医疗服务的温度,不应止步于诊疗环节”,医院在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也在关注患者及家属的真正困难。此次引入智能睡眠舱服务,正是对“全周期人文关怀”的探索实践。
在迈皋桥院区的负一楼,排列着四间银灰色的智能睡眠舱。每间舱体虽不足4平方米,却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功能整合:独立新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智能温控系统提供舒适的体感,同时配备USB接口、阅读灯等实用设施。舱内还配备医用级消毒设备,一次性床上用品、洗漱用品及拖鞋,设置密码储物柜与鞋柜,以满足家属的基本生活需求。
为确保资源的公平分配,医院制定了严谨的入住规则,家属需持本科室的推荐函及有效身份证件进行登记,每个家庭限申请一间舱体。从监护室到睡眠舱乘坐电梯仅需3分钟,既保障了家属及时响应病情沟通,同时避免了往返宾馆的劳累。
从外地转诊而来的李女士(化名)是智能睡眠舱的首批体验者之一。她的母亲因主动脉夹层入住ICU,护士长主动推荐睡眠舱时,她正蜷缩在走廊尽头,感到无比疲惫。“当时只觉得耳朵嗡嗡响,护士长蹲下来跟我说话的瞬间,眼泪不禁流下。”李女士回忆起初次接触睡眠舱的情景,仍感动不已。当推开舱门的那一刻,舒适的环境立刻令人放松:恒温空调、消毒湿巾、一次性耳塞以及充电线都贴心地准备齐全。“夜晚看到安保人员巡逻经过,突然觉得医院成了一个可以安心入睡的地方,”李女士说道。
入住的第三夜,意外发生了。晚上八点,舱内的阅读灯突然闪烁,李女士抱着试试的心态拨通了服务电话。不到五分钟,值班师傅便赶到,不仅迅速解决了问题,还额外检查了所有线路。“他临走时轻声说‘您安心休息,有问题随时喊我’,让我倍感安心。”
作为南京市首个推广智能睡眠舱的医疗机构,南医大二附院将这一项目纳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长期项目,未来将根据使用反馈优化舱体功能,并探索在更多院区推广此模式。南医大二附院始终将服务创新与临床需求紧密结合,通过智能设施提升就诊体验、人性化设计缓解就医焦虑,赋能服务流程。每一项服务创新都传递着一个信念:医院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地方,更是守护家庭希望的港湾,期待在这里,患者与家属能够共同享受健康的呵护与关怀。
在此,AG贵宾会始终坚持与医疗服务紧密结合,致力于为每位患者和家属提供最优质的体验和服务,让健康与关怀伴随每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