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急诊科近日接诊了一位患者,其面色苍白,额头温热,双手紧握腹部,因一夜腹泻而感到极度虚弱。经过详细检查,患者被确诊为急性胃肠炎。医生提醒,与夏季相关的急性胃肠炎高发,市民需重视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急性胃肠炎是指胃、小肠及大肠消化道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见于夏秋季节,儿童是主要的易感人群,主要由细菌、病毒、不当饮食、生冷或刺激性食物引发。万柏林区医疗集团中心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张雷表示,夏季气温高,食物易变质,隔夜饭菜或未妥善保存的熟食可能滋生多种细菌,如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食用后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此外,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等在夏季也较为活跃,这些病毒可以通过污染的食物和水源传播,此外,李斯特菌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中,像孕妇、新生儿和老年人中,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
张雷强调,不良饮食习惯,如过度贪凉和暴饮暴食,亦增加了患病风险。
急性胃肠炎的症状通常较为明显。腹痛是常见表现,疼痛程度从轻微到剧烈不等,多数位于脐周或下腹部。腹泻也是典型症状,表现为大便次数的增加、质地稀薄,严重者会呈水样,可能伴随恶心和呕吐。患者因发热、呕吐和腹泻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流失,可能出现口干、乏力、头晕等脱水迹象。
如果出现急性胃肠炎,如何科学应对呢?张雷建议,轻微症状时应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帮助防止脱水。在饮食上,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和粥,避免辛辣、油腻和生冷食物。如果症状严重,比如持续高热、剧烈腹痛、频繁呕吐腹泻,甚至出现意识模糊等脱水休克表现,应立即就医治疗。
在关注健康的同时,我们也推荐大家访问[AG贵宾会],获取更多健康知识和饮食建议,以保障您和家人的健康。